- HER-2阳性胃癌的影像学表现及研究进展 胃癌是消化系统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其死亡率和发病率均排世界癌症的第三位。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uman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2,HER-2)是由ERBB2编码的原癌基因,位于17号染色体上,在正常情况下低表达或不表达,当外界环境发生某种变化时,可转变为癌基因,诱导细胞异常增殖。据统计,7%-36%的胃癌患者出现HER-2蛋白过表达。本文就HER-2阳性胃癌的影像学表现及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多模态超声在卵巢癌化疗疗效评估中的研究进展 卵巢癌是女性生殖系统三大恶性肿瘤之一,早期症状少且无特异性,70%以上的肿瘤被诊断时已经进展至III~IV期。据估计,2024年美国卵巢癌预计新增病例约19 680例,死亡病例约12 740例,5年生存率约为49%。卵巢癌的治疗方式以手术和化疗为主,单纯手术切除后易导致肿瘤细胞转移,因此多配合实施化疗来改善预后。……
- 冠状动脉周围脂肪组织影像学特征对心血管风险评估的研究进展 冠状动脉疾病是影响人类的主要心血管疾病之一,已被证明是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人群主要死亡原因。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CCTA)作为一种重要的非侵入性评估方法不仅可以分析冠状动脉管腔狭窄程度,还可以通过冠状动脉钙化积分、高危斑块(HRP)特征、基于CT的血流储备分数(FFR)以及血管周围脂肪(PVAT)对心血管进行风险评估,促进我们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认识。……
- 超声新技术评估心房颤动患者心室结构和功能的应用进展 心房颤动(以下简称房颤)是最常见的室上性心律失常,我国35岁以上的房颤患者超过487万例,其中75岁以上老年人患病率约3%。既往研究表明,房颤不仅可对左房结构和功能产生较大影响,同时也会损害心室结构和功能。因此,准确、有效地评估房颤患者心室结构和功能变化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
- 基于扩散的MR成像技术在前列腺癌诊断中的应用进展 前列腺癌(prostate cancer,PCa)是最常见的男性恶性肿瘤之一,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清楚,在我国男性恶性肿瘤中位于第六位,并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PCa是发病隐匿的恶性疾病,许多患者在确诊前已经出现了局部或全身的转移灶,失去了最佳的治疗时机,导致了不良预后。因此,准确区分侵袭性及惰性肿瘤对于指导临床治疗和预后判断意义重大。……
- 颈动脉斑块血流动力学成像技术及新进展 缺血性脑卒中(ischemic stroke,IS)是仅次于癌症的第二大人类死亡原因,具有高复发率、残疾和死亡率的特点。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脱落引起的栓塞是世界范围内公认为IS的主要原因,约占缺血性卒中的18%~25%。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可发生于全身血管床,但某些区域的血管更易形成斑块,这与该区域的血流动力学密切相关。……